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乙肝也被称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或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肝脏炎性病变,并且还会引起多个器官损害的传染病。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接吻、性交、母子传播、拔牙、胃镜、肠镜等传播途径。乙型肝炎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每年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死于肝衰竭、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细胞癌等患者约100万人。
乙型肝炎的症状
1、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主要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无力、右季肋痛等明显症状,甚至出现黄疸。
2、如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转氨酶还没有增高,特别是母子传播的患者和幼年感染的患者,在免疫功能不正常发育的情况下长期与病毒接触,没有开始相互排斥抵抗,所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免疫系统发育后,开始识别病毒,识别病毒进入肝脏、血液,开始抵抗。肝细胞坏死过多,转氨酶上升,出现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相同的症状。
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
1、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以住院治疗和卧床休息为主,用保肝药治疗,许多患者可治愈。
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以通过保护肝降酶的治疗来控制肝炎,临床上主要使用门冬氨酸、联苯二酯、飞利肝宁片和易善复药。
3、乙型肝炎患者肝损伤严重时可考虑肝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