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01-1754056次播放

视频内容:

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可以胃镜检查再通过内镜下活检确定糜烂程度和类型,如果做了活检提示糜烂仅仅是炎症的表现,可以不用太担心,如果有症状,则需要对症治疗。
患者多表现为胃部或者是腹部不舒服,完善胃镜检查后,确诊浅表性胃炎伴有糜烂。浅表性胃炎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它的黏膜炎症是比较轻微的一种非常广泛的胃炎的类型,在浅表性胃炎的背景之下,胃黏膜可能有一点糜烂,说明胃黏膜受炎症刺激,存在糜烂这样的表现,如平坦的或有隆起的糜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危害有哪些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率非常高,常以三十岁至五十岁的男性为主,患病后往往表现出饭后腹胀,胃酸,嗳气等等一系列不适反应,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若及时并坚持治疗是可治愈的,就怕有些患者对它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拖延治疗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下面就来看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危害有哪些。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怎么治比较好
现在的人生活节奏太快,很多时候人们为了工作都是饥一顿饱一顿,慢性浅表性胃炎就是时下上班族人群中最常见的,也是最难缠的疾病,那么,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如何治疗呢?下面我们就简单讲一下。
慢性浅表性胃窦炎严重吗
浅表性胃窦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进食后上腹部不适、隐痛,伴嗳气、恶心等诸多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许多不适与痛苦,而且还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很多患者都非常关心慢性浅表性胃窦炎严重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防治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防治?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预防方法是人们较为关注的事情,因为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能够帮助大家积极的防治慢性浅表性胃炎疾病,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看看,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防治:
非萎缩性胃炎症状
非萎缩性胃炎可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饱胀、早饱、嗳气、恶心、反酸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非萎缩性胃炎又称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据了解,非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类: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等等,其中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食物或非甾体类的消炎药均可以引起胃黏膜损伤,造成疾病的发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一般来说,多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可无任何的症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可以伴或者是不伴有慢性胃炎。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慢性胃炎可有显著改善,但是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有时不算太明显。鉴于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或者是有症状也缺乏特异性且缺乏特异性的体征,因此根据症状和体征一般来说难以做出慢性胃炎的正确判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确诊,主要依赖于内镜检查和胃黏膜组织学检查,尤其是以后者诊断价值意义更大。
语音时长 01:37

2020-02-18

65484次收听

慢性浅表性的胃炎的症状
慢性浅表性的胃炎大多数与消化不良相关,有部分患者有上腹部的隐痛,或者上腹部不适,有早饱、反酸、嗳气、恶心等消化道非特异性的症状。消化道的疾病症状都不是很典型,而且医学上称为非特异性的,也就是说指向性不明确。所以浅表性胃炎的症状也可以出现在胃溃疡,甚至胃癌等一系列比较严重的疾病中,所以,不能够仅仅凭症状确诊浅表性胃炎还是其他类胃部疾病,需要进一步到医院完善相关的检查进一步明确,而不能够以症状来推断胃部的情况、胃炎的类型和其严重的程度。
语音时长 01:37

2020-02-18

61967次收听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不能吃什么
要避免过于油腻、辛辣、刺激、煎炸、烧烤等等。同时注意少吃酸性食物或者水果,尽量避免浓咖啡、浓茶、巧克力、过甜的甜品之类,以免胃酸分泌过多。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也就是糜烂性胃炎,这种情况,首先要根据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确定治疗方案,Hp阳性的话,四联疗法杀菌治疗,阴性的话对症治疗即可。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要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首先要戒烟戒酒,劳逸结合,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情。饮食习惯尽量要定时定量或者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过饥过饱等现象。饮食结构尽量选用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尽量减少对胃的刺激,比如说软烂的米饭,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的话烹制尽量要清淡。
语音时长 01:30

2020-02-17

59758次收听

慢性浅表性胃炎会癌变吗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不会癌变的一种病变类型,是最轻微的一种炎症性的一些改变。大家想胃平时要接触各种各样的食物,尤其中国的饮食结构还是比较复杂比较多样的,接触的食物比较多,尤其有一些煎炸的,有一些黏的,或者是现在由于生活的改善,进食的一些高脂肪的、难以消化的、咖啡、浓茶等等,这一系列食物,都会对胃的黏膜造成一些机械性的损伤,或者是化学性的损伤,造成慢性的浅表性的胃炎。这种胃炎一般来说是比较安全的,没有其他的诱因是比较安全的。一般来说它不会像萎缩性胃炎那样,有一部分患者,如果没有及时的阻断炎症的进展,会导致胃癌。那么浅表性的胃炎,一般而言是不会发生癌变的一类胃炎。但是前提是在短期内,不能够说完成了一次胃镜,是慢性的浅表性胃炎,过5年、10年或者时间更长,就认为这肯定没有问题,这个肯定不是这种情况的,所以短期内浅表性胃炎是没有癌变的风险,但是不代表长期或者是更长期的期限,没有任何的变化,机体情况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还是要追踪的检查,追踪的观察。短期内,浅表性胃炎不会有任何的问题的。
语音时长 02:20

2020-02-14

55887次收听

02:13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怎么回事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指胃粘膜一些浅表的炎症,现在一般临床上不用慢性浅表性胃炎来表述,主要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般是比较轻的炎症,不会造成癌变等严重情况。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就需要到医院用药物治疗,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包括法莫替丁、奥美拉唑、替普瑞酮、吉法酯、达喜、麦滋林等等。如果病人恶心想吐,可以加吗丁啉。如果病人主要是消化不良的症状,可以加移酶制剂,包括多酶片或者移酶胶囊等。
慢性浅表性胃炎有什么原因
慢性浅表性胃炎可能与HP感染,长期饮食不规律,饮酒,家族体质都有一定关联。一、目前公认的是与HP感染有关。HP是幽门螺旋杆菌。在上个世纪发现,定植在胃黏膜里,可造成胃黏膜的损伤。幽门螺旋杆菌不仅与慢性胃炎有关,而且与慢性胃炎进一步发展、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发生都有关系。二、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患者的饮食规律有关。如果长期饮食不规律,就很容易得浅表性胃炎。三、还和饮酒有关,乙醇可以直接造成胃黏膜的损伤。长期饮酒的患者特别容易得慢性浅表性胃炎。四、浅表性胃炎还和家族体质有一定关系。
语音时长 01:02

2019-11-13

63245次收听

01:45
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如何区别
慢性胃炎主要分为两大类:慢性浅表性胃炎也就是我们说的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它们的区别是萎缩性胃炎是伴有腺体数目的减少,也就是胃黏膜发生了萎缩,一些分泌性的腺体出现了减少。这个时候就可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和浅表性胃炎在症状上是不容易区分的。它们主要是通过胃镜以及胃镜下的病理来诊断的。胃镜下萎缩性胃炎可以看到胃黏膜呈花斑样的改变,可以看到发白的黏膜增多。而且由于胃黏膜变白,可以看到胃黏膜下的小血管。病理活检是诊断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
01:41
慢性浅表性胃炎严重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平时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这种疾病。而且这种疾病有时候是可以自愈的。一般来说,慢性浅表性胃炎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得了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也不要慌张。它通过及时就医或者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是可以进行治疗或者自愈的。除非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是出现了胃癌前病变的患者,才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但是也不排除一些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它的病变并不明显,也就是胃镜下表现并不突出。但是患者的症状特别明显,也就是患者的自我感觉非常难受。但是症状突出并不代表病变严重。
01:35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诊断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一般会有一定的症状,比如像是上腹部的胀痛、隐痛、反酸、烧心、嗳气、呃逆或者消化不良这些症状。这种症状一般持续时间比较长,或者是和季节相关的。比如春秋交替的时候容易发作。除了有这些症状,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还需要结合胃镜。胃镜下发现胃黏膜有充血表现,或者是伴有糜烂。可以通过病理活检来进行进一步的明确。病理活检会发现胃黏膜有炎性的病变,另外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还可以做HP的检查。HP也就是幽门螺旋杆菌。
01:42
慢性浅表性胃炎会癌变吗
原则上,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有可能发生癌变的。但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到发生癌变,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慢性浅表性胃炎到胃癌,是经过浅表性胃炎到胃黏膜的萎缩,然后发生肠化,到异型增生,然后逐渐加重,才会发展成胃癌。这个过程一般要持续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时间。而且不是所有浅表性胃炎的患者都会发生癌变。所以得了浅表性胃炎的患者,不必担心胃炎会不会发展成胃癌。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原因是什么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因为肠胃黏膜过度受损引发的炎症,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原因有不正确的饮食观念、心理因素、药物因素、感染。